刘刚:构建创新生态系统让创新充满活力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处在深度调整时期。在这个关键的事情,天津的发展也必然会面临转型调整。如何调整,如何转型成为摆在天津面前的一道必须解开的题。而在解题的过程中,五大战略叠加成为了天津解题的重要条件。

  近日,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副院长刘刚接受前沿新媒体采访,围绕天津五大战略机遇,从自主创新的角度,分析天津的发展,聊聊天津是如何解题的。

  创新驱动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内在要求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发展模式不同于欧美等发达国家。过去30多年,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不过,随着生产要素供需形势的变化,依靠低成本生产要素驱动经济发展的动力逐步减弱。此时,我们就要依靠高级要素——创新。刘刚表示,如果创新跟不上,整个产业竞争力将会下降。目前,我国的创新也在不断进步中,现在我们在传统行业中已不具有竞争优势,反而在像智能手机研发制造、高铁等产业却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

  另外,目前我国市场需求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传统产品需求减少,造成产能过剩,而新需求又无法得到满足,如健康产业、科技服务业等,因此鼓励创新也是必然的。刘刚表示,现阶段讲到创新驱动,就是因为新常态的目标是塑造创新经济新形态。

  制造城市创新城市转型,天津刚起步

  天津正处在由制造城市向创新城市转型的起步阶段。因此,对于天津的发展,既不能低估也不能高估。经过多年发展,天津的制造业已经形成一些具有优势的支柱产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也为天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但我们也不能因此而高估,因为这只是由制造经济向创新性经济转变的初始阶段,比如像创新平台的发展,制造业的创新发展与浙江广东等地还有较大差距。

  创新生态系统使创新充满活力

  创新的主体是谁?在创新驱动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问到这样的问题。刘刚表示,过去我们常常认为企业就是创新主体,这样的定义是不完全的。创新主体应该是一个网络,不仅包括企业、大学、科研院所,还包括创客,甚至包括政府。双创之所以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是因为创新和创业是一个多源主体的创新生态系统。

  企业转型和技术升级中遇到困难怎么办?当我有一个创意谁来帮助我实现?这些都是摆在企业和创业者面前的问题。刘刚认为,创新生态系统形成以后,这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目前,我们还处在创新驱动的启动阶段,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还不完全。只有创新系统强大了,创新才能充满活力。

  那么,如何构建创新生态系统?刘刚表示,最重要的是把科学知识和生产知识相结合。天津本身就具有强大的生产制造能力。如何把生产制造与科学知识结合,并吸收最新研发内容,是天津发展的重要思路。

  着力构建创新创业环境

  天津在创新驱动发展上,需要构建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提供一系列政策,如人才政策、企业发展政策等。刘刚认为,构建创新创业环境应以政府为主导,而构建创新生态系统则是以市场为主导。

  天津应该更加注重平台企业的引进和培育。平台企业,一种是为其他企业提供服务;另一种是供应链企业,为企业提供生产性服务。刘刚表示,天津要在平台企业的引进和培育方面下力气。只有这些工作做扎实了,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创新驱动,从而完成由制造城市向创新城市的转变。创新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打破固有的思维,用新的思维来看待今天的发展,从而推动天津五大战略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