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洪银新著《中国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模式与治理》出版

我院特约研究员刘洪银副教授与张红霞、崔宁合著的的学术专著《中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效应与机制》由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

国家中长期城镇化发展战略实施需要破解农民工市民化难题。该书认为,农民工市民化是一个涉及产业发展、农民转移就业、农民工市民化和社会保障等多方面的庞大工程。城镇农民工市民化行政决策需要科学理论支持。

研究认为,中国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宜选择渐进性模式。鉴于市民化主体学习的过程性和社会成本约束,农民工群体的市民化是一个循序渐进性过程。从中长期发展趋势看,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具有竞争性和普惠制特征:以稳定就业为主导,大城市农民工市民化应按照竞争性原则,小城镇应按照普惠制原则。随着市民化进程的推进,竞争性原则削弱,普惠制原则增强。农民工市民化需要构建主体间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DLMS协同治理机制。DLMS即决策机制(Decision making)、学习机制(Learning making)、动力机制(Motivation making)和保障机制(Security providing)。作为市民化治理主体的政府与农民工都是有限理性人,需要通过动态贝叶斯学习即观察对方的行为获取决策信息,修正决策。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合是一个经济、社会、文化和心理的互动过程,需要构建心理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协同作用的社会融合治理机制。

本书采用理论模型分析、问卷调查,深度访谈法,案例分析法、统计分析法,政策建议法等方法,从农地权益视角研究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模式选择、市民化治理机制和社会融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