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静:聚力打造京津冀区域农业科技创新高地(上)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北京和天津已步入技术外溢和扩散阶段。与北京的科技优势相比,天津在农业技术和先进制造两个领域特色鲜明且有一定优势和潜力,其农业技术交易额为北京的5倍。依托现代农业技术优势,放大农业科技创新、应用、扩散潜力,聚力打造京津冀农业科技高地,是京津冀农业协同发展的重要切入点,也是天津现代农业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实现这一目标,可在十个方面有所作为。

  1对接首都农科院所,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扩散能力。

  围绕天津农业主导产业技术需求和优势领域,以本市大型企业、科研单位或高校为依托创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农业创新示范基地、特色产业科技园区,培育一批星火科技示范带,组建一批农业研发中心或科技传播站,共同研发或对农业科技成果进行转化。同时,加强与首都科研机构的合作,通过联建实验室、仪器设备共享、成果交易转化等途径构建农业科技创新协作体系。2014年以来,京津间涉农技术合作倍受重视,在设施农业、农林技术、环保等领域签订和“落地”了多项协议。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等与天津药物研究院、天津海林园艺环保科技公司签订了技术合作协议。应进一步放大和深化这种合作协同,提升促进院所科技成果在津转化,使之形成农业技术区域创新和扩散体系。

  2抢占京津冀现代农业发展的科技制高点。

  以天津未来科技城、滨海新区农业科技园和天津农业科技创新基地为载体,搭建现代农业研发转化平台、交流合作平台和推广示范平台。孵化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建立科研、展示、培训、创意、认证、信息、交易于一体的技术标准和品牌控制体系。鼓励有实力的专业大户、家庭农场、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行业协会与涉农高校及科研院所开展全方位合作,加速农业成熟技术的推广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定期举办农业科技论坛、农业科技产品推介会、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博览会等,与京冀合作共同实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项目,抢占京津冀现代农业的科技制高点。

  3放大现代农业功能,做区域科技合作的桥梁纽带。

  突出天津现代农业的“生态、高效、科技、服务”功能,加强与京冀农业科技要素的交流与组合。以首都科技和人才优势、天津制造优势和商品集散地优势为依托,以环京津丰富的农业类型为支撑,以北方巨大市场需求为牵引,作好三地农业科技项目合作的桥梁和中介。以规划建设现代农业科技城为目标,为农业科技研发提供基础条件,提升农业科技扩散和公共服务能力,将天津建成为科技创新一流、科研条件领先、高端人才集聚、产业引领能力强的农业科技人才高地,信息汇聚场所,成果集聚载体,创新活动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