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足能否鼎立
“北边已经有一个城市,应该发展与你有一定距离的石家庄。”陈伟认为,虽然河北的经济总量、地理位置、科研技术等不及京津两市,但以商贸为主打,使石家庄成为第三增长极还是大有可能的。
自从去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以来,虽顶层设计尚未露面,但争夺新一轮经济增长极的号角早已吹响。
北京德高望重,作为全国乃至世界的政治中心、国际交往中心、文化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集聚了信息、人才和优势的要素,发展速度之快无可厚非;天津坐拥港口优势,现代制造和航运物流的优势无可媲美;石家庄北接南带,接产业转移,带河北省乃至中原经济发展是京津无法替代也做不到的。
三地各有优势,河北虽像陈伟所言,可能弯道超车,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但就罗天昊看来,北京一家独大的地位不会动摇。“是因为北京的特殊形式。”他解释说,北京是连接东北和内陆的跳板,京津冀增长极勾连东北,必须把东北作为战略腹地。由此,他对北京限制人口也深表怀疑。
然而,就京津冀的未来看,罗天昊看好的是石家庄而非天津。“自我造血能力欠缺和过高的政治地位,”罗天昊解释天津让他遗憾的原因。而石家庄却不同,从产业和人口来看,石家庄辐射人口约5000万,并且石家庄处于把南北隔断的位置,产业的发展将会使它成为京津冀第二极。
“三地之间的良性互动是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新开端,而目前的增长格局是‘一极多点’”,周立群虽然认同京、津、冀的次序不可破,但却把京津冀未来的经济版图描绘成一极多点式的三足鼎立。
然而,北京总部过多,国际化直属低,天津如何借助自贸区打出去,河北较之落后的经济又将如何发展。周院长将三地的关系比作一盘中国象棋。
“北京主要承担士、象的功能,天津既可以是车,也可以是马,河北弱点儿,是炮和卒。”周院长解释说,在新一轮的发展中,北京要外移和外拓,移出不适合发展的产业和非核心功能,把总部的一些功能释放出去,“不开放,新的增长极就会面临困境。”至于天津和河北,他表示要有大胆闯的勇气,勇敢地迈出这一步。天津要横接纵连,将现代制造业和科技研发结合,以及和北京对接;而作为后起的石家庄,既要用足天津自贸区的功能,也要注重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