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北京总部过多,国际化直属低,天津如何借助自贸区打出去,河北较之落后的经济又将如何发展。周立群将三地的关系比作一盘中国象棋。
经济观察网记者沈念祖实习记者何云欢刚刚结束的两会上,京津冀协同发展再度成为热门话题,据悉,酝酿了一年的顶层设计有望在本月底“靴子落地”。“纲要出台将会超出很多人的想象。从来没有哪一个规划纲要如此细致,力度如此之大。”据相关媒体报道,纲要细致到企业搬到哪个区域,每一条路修到哪里都写得一清二楚,而且每年还要完成进度的时间表,有问责举措。
京津冀的发展如同一盘中国式的象棋,北京在疏解非首都功能,天津手握自贸区大牌,河北致力于产业、城乡升级,而如何从竞争走向竞合,形成新一轮的增长极,关键在于是否敢于跨越。
然而,北京总部过多,国际化直属低,天津如何借助自贸区打出去,河北较之落后的经济又将如何发展。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犹如一盘难解的中国象棋。
“北京主要承担士、象的功能,天津既可以是车,也可以是马,河北弱点儿,是炮和卒。”南开大学滨海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周立群解释说,在新一轮的发展中,北京要外移和外拓,移出不适合发展的产业和非核心功能,把总部的一些功能释放出去,“不开放,新的增长极就会面临困境。”至于天津和河北,他表示要有大胆闯的勇气,勇敢地迈出这一步。天津要横接纵连,将现代制造业和科技研发结合,以及和北京对接;而作为后起的石家庄,既要用足天津自贸区的功能,也要注重产业升级。
北京发展模式之困
“京津冀发展这么多年的一个瓶颈,是北京的发展模式。”国资委商业科技质量中心研究员罗天昊说,他不同意北京只转移低端产业和非核心功能产业,甚至认为疏解功能、控制人口有点牵强。
“资源在你手上,央企在你手上,最好的大学都在你手上,我不到你这里往哪去?”罗天昊认为,北京不只是分散低端资源,高端资源也要分散。但即使如此,他认为北京依旧独大。
“是因为北京的特殊形式。”罗天昊把北京一家独大,归结为北京是连接东北和内陆的跳板。“由于图们江被封死,东北大部分资源跟内陆交换是通过北京。”京津冀增长极或将勾连东北地区,东北自然成了战略要地,京津冀的未来不只是京津冀三地,也有肩负拉动东北的重任,因而他对北京限制人口便是怀疑。另外要素不能自由流动,产业重组理想化也制约了三地的经济发展。
新增长极三地中,河北的大陆模式,他表示比较看好。
“中国未来的发展要看趋势,而不是现在。”罗天昊表示,从发展趋势而言,他看好石家庄。他认为,人口和产业是看趋势的两个关键点。石家庄辐射人口约5000万,并且石家庄处于把南北隔断的位置,产业的发展将会使它成为京津冀第二极。
罗天昊把成长性最强的奖项颁给河北省,但对天津也存有一丝遗憾。“自我造血能力欠缺和过高的政治地位。”他解释说,滨海模式前期是通过国企央企和外资的投资,前期的基础可以,但是在高端制造业方面需要创造自我品牌,而过高的政治地位对于天津来说则是一把双刃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