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占奎:自贸区改革试验的最大利好是便利化(下)

  不能简单模仿复制

  “既不是政策洼地,也不能简单模仿复制。”白明表示,中国四大自贸试验区必须寻求差异化之路。

  上海自贸试验区智囊团成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孙立坚也表示,新增的自贸试验区不能完全复制上海自贸试验区的经验,而应积极寻求差异化发展。

  的确,四大自贸试验区分别布局在华北、长江下游、厦漳泉、珠三角等关键地带,但是各自的区域定位并不一样。分析人士认为,尽管自贸区复制的经验可以推向全国,但其对于区域的带动作用更为明显。

  据了解,在区域面积上,新获批的三个自贸试验区都大大超出上海自贸试验区。目前,天津自贸试验区面积达64.5平方公里,包括东疆保税港区、天津港保税区和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福建自贸试验区共118.04平方公里,包括厦门、平潭和福州三个片区;广东自贸试验区总面积达116.2平方公里,包括南沙新区、前海蛇口片区以及珠海横琴新区。

  白明表示,在定位上,四地肯定存在相同点,比如都是推动便利化改革,都使用同一张负面清单,但是各地功能定位的差异比较大。

  天津市委代理书记、市长黄兴国表示,天津自贸试验区主要服务于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一带一路”两大国家战略。作为北方第一个自贸区,天津自贸试验区的特色是发展实体经济,壮大融资租赁业。

  广东自贸试验区主要发挥毗邻珠港澳的优势,对于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也可以作出探索。据广东省省长朱小丹透露,管理办法已拟定,管理架构已经设计好,马上向三个片区全面下放管理权限,推动改革进程。

  福建与台湾一峡之隔,台资企业较多。福建省省长苏树林表示,福建自贸试验区将充分满足台资企业需求,这些需求将引导改革试验。

  据消息人士透露,由于总体方案刚敲定,津粤闽自贸试验区封关运作的时间可能推迟,最早在月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