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文广:天津自贸区建设与企业转型升级:机遇与挑战(中)

二、天津自贸区的特点及与其它自贸区的对比

上海自贸区自批复成立后,在相关管理制度和政策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开拓和创新。在境内投资制度改革上,相继推出了两个版本的外商直接投资负面管理清单,在项目审批上,政府监管日益由之前的事前审批转转向事中、事后监管,在金融改革上,推出了自由贸易账户等便利于境内外资金流动的措施等。为了在更好的推动自贸区发展以及我国对外开放步伐和深化政府改革,国务院201412月,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决定在更大范围推广(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经验并将在广东、天津、福建特定区域再设三个[1]自由贸易园区。2015421日,包括中国(天津)自由贸易实验区在内的三个自贸区正式成立,至此,天津自贸区成为了长江以北的唯一一个获批的自贸区[2]

获批的天津自贸区范围包括如下特点:

首先,从获批范围看,天津自贸区包括天津港片区(包括东疆港片区)、天津机场片区以及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在产业分布上,这三个功能区,涵盖了港口物流、制造业、金融、现代服务业、休闲旅游等功能吸纳归队齐全,产业可以相互支撑和互补,发展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有利于发挥产业间的协同作用。上海自贸区之所以由最初的28.78平方公里的扩容到120.72平方公里,可能原因是如果自贸区位于范围较小且产业相对单一(主要是贸易和仓储物流)区域,自贸区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就会收到较大影响。因此后面获批的三个自贸区区域范围都较大,均在120平方公里左右,基本上都有一个较为发展的产业和社会生态。

其次,在发展定位上,不同于上海自贸区作为参加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和应对的中国代表以及为深化政府改革提供示范和引领作用,更好的发挥上海市的“国家队”角色,承担着国家战略。相对而言,以天津为代表的另外三个自贸区更多是在吸收和借鉴上海自贸区成功经验基础上,承担某些战术功能。如天津更多的是京津冀协同以及东北亚合作服务。因此在发展重点上,三个自贸区除了和上海自贸区类似的在产业准入上推出负面清单,在投资管理体制上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更加便利于货物和服务贸易的政策和措施的出台外,三个自贸区也都根据自身的经济发展阶段和特征,在发展重点上有所侧重。与上海的金融改革强调系统、深入、较为全面相比,天津自贸区的金融方面更加强调产融结合,即依托天津自身发达的制造业,利用金融创新为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服务,将发展高端先进制造业和特色金融紧密结合起来,促进产业资本、金融产业的深层、高效与创新融合。

第三,天津自贸区将发展较为成功且具有强烈天津特色的融资租赁产业单独列出加以突出与重点发展。作为天津近些年来金融创新发展的标志,融资租赁是天津自贸区建设的“亮点”,并多次得到中央肯定,国家有关部委及天津市对融资租赁业发展给予大力支持,提供包括物权保护、多渠道融资、市场培育、业务创新、财税优惠、法律法规制定等多方面的支持。未来,以东疆港区为主体的天津融资租赁产业将重点开展外债、投融资、融资租赁资产交易、离岸金融和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打造跨境租赁的“自由港”,建设成为综合功能完善的国际航运融资中心。

第四,在行政管理方式上,天津自贸区采用和上海自贸区类似的管委会方式,并且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担任管委会主任。虽然天津自贸区的三个片区均位于滨海新区界内,但不同于上海的自贸区管委会与上海浦东新区政府合署办公,天津自贸区管委会与滨海新区政府彼此独立。相对于上海市的合署办公,天津自贸区与滨海新区以及其它功能区(如泰达经济技术开发区)之间的关系无疑要复杂许多,利益博弈和协调成本无疑也要增大许多。而福建和广东获批的自贸区更是坐落在三个不同的城市或地区,因此它们之间的协同和沟通将成为制约和影响自贸区发挥促进作用的最大潜在制约因素。

四大自贸区的对比如表1所示。

1:四大自贸区的对比。

区域

面积

范围

战略

定位

发展目标

重点

行政管理方式

 

 

 

上海

由之前的28.78公里扩展到120.72平方公里

外高桥保税、洋山保税、外高桥保税物流、浦东机场综合保税扩展到陆家嘴、张江、金桥地区

试验田,服务全国,面向全球

开放度最高的包括货币自由兑换在内的自由贸易园区

发挥上海全国经济中心的优势,重点在服务贸易,如金融开放、利率市场化等

管委会:浦东新区界内,且与上海浦东新区政府合署办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担任主任

 

 

 

天津

 

 

119.9平方公里

 

 

天津港、天津机场、中心商务区

 

京津冀协同、东北亚合作

投资便利、法制规范、监管有效等的国际一流自由贸易园区

发挥天津制造业较为发达的优势,促进其转型升级,如融资租赁

管委会:滨海新区界内,管委会与新区政府独立办公,管委会主任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担任主任

 

 

福建

 

 

118.04平方公里

 

 

厦门片区、平潭片区、福州片区

 

台海合作、海上丝绸之路、

增强台闵合作,拓展海上丝绸之路相关国家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利用处于对台开放前沿的优势,重点在对台开发开放与合作及海上丝绸之路[3]

管委会:处于三个不同城市,省级的自贸区工作领导小组,省委书记任组长,三个不同管委会

 

 

 

 

广东

 

 

 

 

116.2平方公里

 

 

 

 

南沙片区、前海、横琴岛

 

 

 

 

粤港澳合作

投资便利、法制规范、监管有效等的国际高标准的自由贸易区

发挥民营经济强,市场化高的优势, 重点在货物贸易及粤港合作

管委会:三个不同城市,三个层级的协调管理体系,从上至下分别是省级领导协调机构即小组,省长任组长、省自贸区管理机构和各片区管理机构。



[1]另外设立三个自贸区可能基于以下三方面的考虑,第一,上海自贸区已经顺利运行了一年多,已经总结了一些可以复制的“成功经验”以及可以避免的“失败教训”,中央政府也有了一定的把我来控制和规避风险。第二,上海自贸区的获批范围较小,且中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差异、发展特征差异、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差异,因此在非常狭小的上海自贸区范围无法承担更多程度、更大范围的示范和引领作用。第三,另外三个获批的自贸区地方政府都积极跟进,批复他们无疑可以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和上海自贸区形成充分的竞争,进而激发四个自贸区开拓创新,在总体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让地方政府充分发挥主动能动性也一直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府治理的一个成功经验。但全国其它省市的自贸区申报工作则不会马上获批,否则如果太多的自贸区获批,累积风险不易把握,且如果所有省份都一哄而上,而对于这四个先批复的自贸区的发展,甚至是由于某些独享政策而带来的巨大发展形成较大的冲击,无法完成中央的总体部署。因此自贸区短时期内获批数量必定不能太多。

[2]上海自贸区是商务部国际司设计主导的(可能更侧重于多边贸易以及国际贸易新规则和秩序的对接),天津自贸试验区方案设计是外资司主导的(可能更侧重于外资的利用以及对当地产业升级的促进),这体现了国家对天津市以泰达为中心的滨海新区利用外资是肯定的。

[3]截至2010 ,吸引台资的比重江苏占34%,广东22. 6%,上海市14. 5%,福建省6.9%,浙江省6. 6%,福建仅为全国第四位,且与第一位相差甚远,之所以福建自贸区获得批复可能与台海两岸关系以及当前中国的主要领导人有在福建的执政经历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