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铭来:退休人员该不该缴纳医保费?(下)

 

  北京晚报:有观点认为,现阶段医保基金使用效率不高,与统筹层次过低有关,很多地方还是以市级甚至县级为统筹单位,基金不能得到有效调配。
  朱铭来:医保基金从设立之初起,筹资来源与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由于缴费基数参照上年平均工资,各个地方征缴的额度都是不一样的。如果直接提高统筹层次,困难必然会很大。目前部分省在尝试建立本省范围内的调剂金,这应该是缓解统筹层次矛盾的一种有效方法。
  另外,提高统筹层次固然有它有利的一面,但同时应当注意,盲目提高的结果可能会把病人往更高层级的医院去推,导致更多人跑到大城市去看病,加剧医疗资源的不平衡,这与我们深化医改中强调把病人留在基层分级诊疗有一定的矛盾。因此,三医联动始终是核心,医保、医疗、医药的调整思路要保持一致。只有当优质医疗卫生资源真正下沉到基层,基层医疗服务的质量、安全程度都得到保证,才能实现更高层次的统筹。
  北京晚报:研究退休人员缴医保,归根结底是希望“开源”,那是否还有其他途径能够替代?
  朱铭来:从“开源”的角度来说,国际上有一种做法是将特种税收用于医疗保险,这点值得我们借鉴。即使居民收入增长没有赶上医疗服务价格增长,特种税收的增长也可以适当弥补筹资缺口,保持基金充足稳定。具体来说,特种税收可以选择与医疗卫生、居民健康相关的行业,如烟草税、医药企业所得税等,作为医保基金的补偿来源。
  但与“开源”相比,更重要的是“节流”。与其让退休人员缴费,不如管住“看病贵”。目前正因为医院体制和药品市场改革还没有到位,“以药养医”、过度检查、开大处方、药品价格虚高等问题仍然普遍存在,既加重了公众的就医负担,也导致医保基金被过度消耗甚至浪费。如果不从根本上抑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挤掉医疗消费中的水分,那么再多的“开源”也无济于事。
  “建立相对独立的长期护理保险项目,让所缴费用充分发挥作用”
  北京晚报:如果未来研究结果还是要让退休人员缴,是否应当同时在保障内容上做出调整?
  朱铭来:即便是要额外进行缴费,也要考虑对医保的保障水平和内容进行优化,将公众的实际需要纳入其中,让大家觉得物有所值。
  从现有情况来看,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有长期护理的需求,尤其是患有老年痴呆等疾病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未必都住医院,但同样需要花费大量的护理费用,这部分开支目前并不在医保覆盖范围内。下一步,可以探讨将其纳入社保保障范围,建立相对独立的长期护理保险项目(目前一些城市,如青岛市、长春市、南通市等已经做了很好的尝试),让所缴费用充分发挥作用,真正帮助大家分担老年面临的健康风险。
  同时,现有的医保最低缴费年限各地差异很大。如果要研究退休人员继续缴费,也需要在这方面加以考虑,不能简单划定统一标准,必须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尤其是在职职工已经缴费的年限制定标准。
  北京晚报:在您看来,现有的医保制度还存在哪些问题?今后还有什么地方值得完善和改进?
  朱铭来:值得注意的是,医保的缴费能力和实际缴费水平有些时候并不是完全对应。一些中小企业、新兴民营企业职工工资水平的确不是很高,参保后缴费压力很大。但一些效益较好的单位,还存在隐瞒职工收入的情况,部分高收入阶层有一定的漏缴。因此,有必要对缴费基数进行更加科学的测算,让缴费能力和水平对应好。

  今后,我们还可以考虑借鉴国际经验,尝试以家庭为单位来参保,更好地体现公平原则。缴费基数不再只是职工个人的工资收入,而是将家庭的工资收入、财产性收入等全部计入,并根据实际的家庭负担来划定标准,通过与税务等部门进行对接,搭建数据平台,做到精细化管理,确保有钱人不漏缴,没钱人不多缴,更好地发挥基本医疗保险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