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立群:要引导民营企业进入“一带一路”(上)

由华中科技大学和中国侨商联合会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秀成果奖”颁奖典礼暨2016中国经济发展论坛于111819日在北京举行。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常务院长周立群出席并演讲。他指出,目前一带一路率先走出去的大部分是国企,应该让更多的中小企业融入到一带一路,要引导他们进入新建设的各类经贸合作区。

以下为演讲实录

周立群:各位同仁下午好!很高兴有这个机会就“一带一路”的愿景与行动所遇到的问题及破解路径跟大家作一个交流。

“一带一路”这个愿景和行动计划已经实施三年。这个愿景和行动计划的实施引起国际方面的诸多关注,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它的推进进度和成果已经超出了预期,这些我们都了解。

我今天的主题是探索“一带一路”战略推进中遇到的三个问题:第一,如何助推民营企业走上“一带一路”?第二,如何兼顾各方利益,寻求利益契合点和合作最大公约数?第三,如何遵循市场规律和国际通行规则?这三个问题也是目前“一带一路”推进过程中亟待破解难题。

第一个问题。大家知道“一带一路”的实施有五大重点,分别是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其中推进最快就是设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布局了很多重大项目,尤其是在铁路、高速公路、机场、码头以及输油输气管道先行,以及贸易、资金融通奠定了前期的基础。

从目前的进展看,仅三年的时间我们在海外大型的电站、输油、输气管道项目40多项,涉及19个国家,而且在18个国家建立52个经贸合作园区。

我们新开启的中西的铁路。现在的问题如何助推民营企业走上“一带一路”?大家知道,率先走出是国企、以及大型工程项目,基本上国军和中央军,对于中小型民间企业如何走出去,这个问题突出了。前期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规模很大,收益回报的周期很长,有的得十多年才有投资的回报,有得更长时间,这中间不包括众多的风险。对于大多数的市场主体,尤其中小企业走出去要找到谋利点,自身的机制和自身的实力不允许很长时间内没有投资回报,他们如何走出去这个问题日益突出。在我们总结重大项目的时候,却较少看到这些企业走出去。作为“一带一路”建设是一支主力军,对于“一带一路”真正实施效果以及我们要实现的目标来说极为重要。

为此这个命题就目前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不能回避重大问题。为此在这个方面有五个建议和思考:

第一,如何构建一个民营企业融入和参与重大工程项目。正如同国内很多重大项目一样,由重大工程项目引领和带动中小企业走出去。第二,要引导民营企业进入经贸合作区,目前我们和几十个国家在国外建立了5060个经贸合作区,这些园区在运作模式上,同国内的新区、工业园区、创新区,如何引导民营企业进入园区,这是问题之二,也是路径之二。第三,要走向世界,要培育我们目前所有的商会和协会,培育他们成为国际化的商会和协会,提升他们的自组织能力和走出去的,在这个方面我们台湾地区、东南亚地区,很多小的区域和国家在这个方面有很多先行经验。第四,国内很多工业园区、产业园区如何实现点对点、园对园国内外相呼应的对接。国内一些较成熟的模式也包括在国内形成了一些产业的集聚和产业链条可以向国外延伸,以及相应的对接。这是我的第四个建议。第五,要构建一个民营企业“走出去”融入“一带一路”的知识和辅导体系。而这个知识和辅导体系成为政府一个重要的职能,包括信息的交流、保险体系的构建、对资产、对产权以及对人身安全的保护,以及踏入国际市场和国际生产基地有培训、辅导,乃至跨文化方面的交流。这一点日显重要,这也和国内企业界发生的变化一样,很多培训机构开启这方面的研究项目,而且很火,这是提出来的第一个问题,如何引导和助推我们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市场主体融入“一带一路”,而且走入“一带一路”,这也是深化我们“一带一路”战略和行动计划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第二个问题是,如何在“一带一路”构建中兼顾各方利益,寻求利益契合点和合作最大公约数?这也是我们行动计划提出来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当我们踏入了“一带一路”的时候,我们发现我们涉足这些国家和地区,社会制度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发展模式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文化差异极大。这也是使得我们中小企业要走出去遇到一系列的新的问题和新的困难。要在这个过程中,仅从经济角度说如何兼顾各方利益,寻求利益契合点和最大公约数,这是决定走出去的投资也好,合作也好能否成功的关键,我们在国内做得成功的,同样成功的模式移出去的时候有可能不成功。这些年在“一带一路”实施过程中遇到新的困难乃至冲突,都和这个有关,这也构成了现实中和理论上的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