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本报告对中心城区、滨海新区、近远郊区县的发展特点进行了梳理分析。认为,我市“东重、西轻、中空”的发展格局已发生变化。区县经济持续高位增长,后发优势逐步显现,已成为承接北京产业转移的重点区域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天津经济版图呈现出滨海新区创新引领、中心城区产业优化、区县后发优势正在释放的全新格局。
本报告认为:1)将区县作为天津发展新支点,构建三大经济板块相互支撑、错位发展新格局。2)根据区县梯度结构和双轮驱动的特点,培育特色产业和优势企业,壮大区县综合实力。3)释放区县后发优势,将区县发展作为破解发展瓶颈和重绘天津“五都”新版图的重点。
一、天津区县经济板块发展的新特征
1、从总量规模看,区县已成为天津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十二五”期间,16个区县的经济版图发生了新变化。中心城区占全市经济比重逐渐下降,从2011年的18.9%下降到2014的15.65%,四年降幅为3.25%;滨海新区从2011年的50.61%下降到2014的48.86%,四年降幅为1.75%;而区县的经济比重稳步上升,从2011年的30.49%上升到2014的35.49%,四年升幅为5%。2015年西青、武清、北辰和东丽等四区的GDP突破或接近1000亿。近远郊区县板块的快速增长已成为天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
表1 天津各区县经济比重的变化
区县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1-2014变化
|
中心城区
|
18.90%
|
17.89%
|
16.91%
|
15.65%
|
-3.25%
|
其它区县
|
30.49%
|
31.94%
|
33.49%
|
35.49%
|
5.00%
|
滨海新区
|
50.61%
|
50.17%
|
49.61%
|
48.86%
|
-1.75%
|
2、从发展速度看,区县高位增长,后发优势逐步显现。
近几年,滨海新区依旧保持平稳增长,中心城区增长有所放缓,而区县却呈现加快发展态势。2010-2014年,16个区县的平均经济增速呈现由外到内的递减。2014年中心城区经济总量增速低至2.65%,滨海新区经济增速居中,为9.22%,近远郊区县增速最快,高达17.54%。在“十二五”的前四年里,16个区县的经济增速均呈现放缓趋势,其中滨海新区的增速下降幅度最大,中心城区次之,而近远郊区县的增速下降较平缓。从单个区县看,平均增速最高的是武清区,高达18.7%,其次是津南区和滨海新区,分别为17.3%和17.0%。静海、蓟县和宁河的经济增速也较快。
表2 天津各区县的经济增速
区县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2011-2014变化
|
中心城区
|
12.41
|
10.84
|
6.44
|
2.65
|
-9.76
|
其它区县
|
21.89
|
22.68
|
18.04
|
17.54
|
-4.35
|
滨海新区
|
23.39
|
16.08
|
11.31
|
9.22
|
-14.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