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蕾:我市高端人才引进中的短板与对策建议(下)

二、提升和优化创新人才引进工作的建议

1、结合区域发展定位,突出特色鲜明的引才主题。

目前各地结合区域发展定位纷纷加大引才力度,并在积极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引才理念,如深圳提出“创客之都”,北京放宽对急需人才家属的户籍限制;上海则凭借“外籍人才眼中最有魅力的城市”优势,以创新创业人才、创新创业中介人才、风投人才等为重点构建“全球科创中心”;贵州贵安新区提出“季节型”、“假日型”、“候鸟型”引才方式。

引才引智工作应紧密地结合“一基地三区”的功能定位,提出特色鲜明、目标精准的引才主题。如围绕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建设集聚重点产业的制造研发团队,围绕自贸区试验招引离岸金融、跨境交易的金融运营人才,围绕“一带一路”培育和储备熟悉沿线国家和地区经贸文化的市场人才。以特色鲜明的招引主题来聚焦人才,提升引智工作水平。

2、构建多渠道、多层次的立体引才体系。

从引才主体角度看,应激励各市场主体和社会单位招引人才,构建多渠道、多层次的立体引才网络。鼓励企事业单位、中介组织和个人举荐人才,并予以相应薪酬补贴或税收优惠;发挥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驻境外、市外机构的引才作用,深入挖掘工会、同乡会、校友会、留学生会、企业协会、行业协会在人脉、学脉、商脉、业脉的作用,提升人才引进的吸引力和集聚力。

从引才对象角度看,应突出一线、重视团队引进。着重引进围绕高端或领军人才的科技团队和创业团队,对引进的中初级人才予以住房、社保、落户等方面的政策支持。通过优化增量的方式形成与产业结构调整要求相符合的高、中、低多层次协调发展的人才梯队。

3、提升人才系统的配套,构建相互支撑的创新团队。

领军人才和高端人才施展其才智需要团队支撑并与其它类型的人才互补。构建人才系统相互支撑的配套体系需要在两方面着力。一是根据领军人才和高端人才的发展需要配置结构合理的创新团队。发挥领军人才的凝聚作用,以一带十,以团队聚人才。二是注重创新团队间的协同合作,释放人才队伍的整体能量。尤其是创新链联系密切的领域(如互联网产业)或产业链条上下游长、关联性强的产业(如装备制造的研发、制造、应用),人才团队的引进和培育是整体性和连带性的,协同合作并相互支撑的人才配套体系是先进制造研发基地的智力支点。

4、服务再升级,让人才政策带着温度落地。

人才政策体现在设计、执行和反馈三个环节。政策设计应准确研判不同类型人才的发展需求和环境依托,精准提供人才亟需的支持政策。如对金融人才落地发展最具诱力的并非硬件设施而是监管体制、创新氛围及资金支持等。政策执行应有足够的灵活性及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工作态度,用积极、真诚、贴心、周到、高效的服务感染人才,促使其落地发展。政策效果反馈是通过人才座谈、离职调查、第三方评估等方式追踪人才政策落地效果。对人才政策进行动态管理和调整,以提高政策的有效性和人才服务的水平。

5、释放中小企业人才需求,营造双创人才落地生态。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了天津产业和产品的升级,进入产业链高端或提升制造的流程和工艺水平会释放出企业对人才的新需求。调查显示,中小微企业人才需求总量逐年增加,高端人才需求零突破的企业数量也在增加。营造双创人才落地生态是推进“万企转型升级”的重要保障。

首先,营造自由宽松、思想活跃的创新氛围,包括建立双创人才交流平台、信息交换及讨论机制、人才集聚圈子与社交网络等。第二,营造周到舒心、高品位的人文环境。一方面,完善现有各类园区软环境,使创业者的工作生活更加便捷宜居;另一方面,营造细微化、人性化的服务以及国际化、高品位的文化氛围。第三,打造关联性强、聚集度高的企业群落,为高端人才落地创业提供丰富的客户资源。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能够降低企业招聘成本,进一步刺激中小企业高端人才需求的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