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两年多来,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向前推进,实现了良好开局。但由于中国特殊的行政等级管理体制,区域协同发展的总体进展与《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目标要求还有相当差距,一些深层次问题亟待破解。
一、北京非首都功能的成功疏解依赖于“三化同步”:产业转移有序化、城市空间布局科学化和人口调控合理化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坚持问题导向,基本出发点就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解决北京的“大城市病”。破解的路径在于通过对京津冀区域产业进行有序转移,构筑区域城市空间科学布局,遵照“人随功能走、人随产业走”的疏解原则,最终达成北京人口的合理调控目标。
经过近2年的努力,非首都功能疏解取得了较大的成效。截止到2015年底,京津冀三地相互投资增长迅猛,相互投资额高达1948.75亿元,是2014年(609.52亿元)的3.2倍,增幅达220%。而北京对津冀投资更呈“井喷”状态,2015年北京对津冀投资额为1641.81亿元,占三地相互投资的84.2%,北京已经成为区域资本净流出地,外溢效应已经显现。根据对京津冀三地2015年相互投资的结构与空间分析,三地企业的投资流向与三地各自的功能定位、产业发展方向、空间布局导向整体保持一致,产业投资流向变化基本符合《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对三地产业发展的规划要求。应该说京津冀区域产业有序转移与承接的局面已经形成。同时,随着交通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区域内大城市与中小城市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协同联动的城市群效应日益凸显,区域城市布局日益科学与合理。按照“人随功能走、人随产业走”的一般规律,未来一段时间,北京人口调控的任务将得到有效缓解。
非首都功能疏解作为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政治任务,除了需要顶层设计、政策保障外,还需打通疏解进程中的瓶颈,优势互补,优化区域内的产业空间布局和城市布局。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重点应放在城市发展新区,以促进“产城融合”;天津的重点在于通过承接非首都功能,缓解滨海新区“一枝独大”状况,促进天津产业的相对均衡发展;河北由于面积大、人口多,在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上应选择优势地区和优势园区进行承接,可重点依托石家庄、唐山、保定、廊坊和邯郸等区域中心城市或结点城市,注重在打造产业轴的同时打造城镇轴和人口聚集轴,京津冀协同发展关键在于“垫高”河北的企业发展水平,形成区域内合理的梯度差。
二、区域内生动力的培育,核心在于打破行政体制壁垒,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放大协同效应,构筑区域发展协同机制
区域协同发展既需要外生动力的推动,更需要内生动力的培育。在现有体制机制下,京津冀三地地位不对等,政策落差大,公平博弈难,三地虽认识到协同的重要性,却难以落到实处。究其原因,根本在于三地仍存在严重的行政体制壁垒,制约了区域统一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区域内生动力的培育异常艰难。
先发区域的成功经验在于,区域一体化的根本动力在于通过体制机制改革,破除阻碍区域统一市场形成的体制性壁垒,尽快形成区域发展的内生动力,最终推动区域协同发展。为快速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培育区域发展内生动力,必须进一步加大体制机制改革力度。一是推动要素市场一体化改革,包括推进金融市场一体化、土地要素市场一体化、技术和信息市场一体化等。二是构建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包括建立行政管理协同机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机制、生态环境保护联动机制、产业协同发展机制、科技创新协同机制等。三是完善区域对接协调机制,包括建立协商对话机制、强化政府对接机制、完善区域信息交流机制、加强社会参与机制。四是创新考核评价机制。采用“区域考核评价”的方式,即围绕区域协同发展的需要,从京津冀区域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区域协同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三地在区域协同发展中做出的努力、各自省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四方面进行区域性综合考核,落实过剩产能淘汰、节能降耗、帮扶联动、生态和环境保护、社会管理创新等与协同创新目标相一致的考核指标,创新和完善各级政府的考核和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