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立群:“双城联动”引领区域协同发展(上)

  【核心提示】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提出和实施为新常态下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开启了新篇章。探索其新路径、新模式、新机制是改革实践的重要内容,“双城联动”、“双城记”、同城化、协同发展等新概念的提出为理论创新提出了新的命题。 

    

  随着我国区域之间、区域内部发展的协同性增强,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区际关系由“竞争大于合作”向“优势互补、合作共赢”转变,新的增长极和发展机制正在形成。20154月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为京津双城联动发展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指明了方向,开启了中国区域发展全新格局。

  北京和天津是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的两大引擎,处理好京津关系对于京津冀协同发展至关重要。在很长的一个历史时期,京津关系一直是“竞争大于合作”,各自建立“自种自收”的经济体系。这是区域市场分割背景下“城市主义”的功能定位使然,缺乏开放的区域全局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自觉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2013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调研时提出,要谱写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京津“双城记”;20142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解决好北京发展问题,必须纳入京津冀和环渤海经济区的战略空间加以考量。这种大思维、大格局的发展观,有助于开启新常态下中国区域发展的全新格局。

  京津发展的内在要求 

  作为全国的科技创新中心,北京自身创新能力的带动辐射、科技产业高端化以及现代服务业高级化需要依托于周边区域。一方面,北京新定位使之对区域的依赖性增强,其拥堵和环境优化需要更大的空间来化解;另一方面,城市发展正在由被动的控制城市规模转向主动的疏解和削减过度集中的城市功能,其诸多功能须由周边城市补充或承担。比如,北京的商务需要以世界级的港口为依托,高端化的科技需要先进制造业配套加工体系的支撑。又如,北京的金融功能侧重于管理和宏观调控,金融产品、资本市场不发达,这也需要天津滨海新区的金融运营创新来助力和补充。

  天津作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和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引领着周边区域的发展。然而,这一引擎在诸多方面已感乏力,需要更多地借助外部资源。为此,天津及滨海新区提出“借重首都资源加快天津发展”的战略思路,试图通过引入首都优质资源来提升产业水平、培育新增长点、创造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