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以“构筑东北亚和平繁荣的中韩合作”为主题的第四届南开大学—东亚基金会中韩智库高层对话会在南开大学津南校区综合业务东楼举行。韩国东亚基金会理事长、东西大学讲习教授孔鲁明,韩国国土研究院院长金东柱,南开大学校长龚克,副校长朱光磊、严纯华等参会。来自中韩两国近100名专家学者及高校师生代表共同参加。开幕式由朱光磊主持。
龚克在开幕致辞中代表南开大学向与会嘉宾学者到访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中韩智库高层对话始自2014年,前三届对话就东北亚安全与合作、朝鲜半岛局势、中韩关系,以及区域治理和汽车产业发展等议题展开了深入对话讨论,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本次对话会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后、APEC会议召开期间在南开大学新校区举办的一次重要会议,意义非凡。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希望此次对话会能够增进中韩两国友谊,提出更多有意义的研究方向、产生更多研究成果,为中韩合作、东北亚合作、京津冀一体化、天津市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开幕式后,南开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所教授郝寿义、韩国国土研究院资深研究员李元燮、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教授周立群、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院长刘刚、仁川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徐凤晩、韩国国土研究院资深研究员金太焕、南开大学APEC研究中心孟夏等进行了主题发言,南开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春福先后发表了主旨演讲,与会专家学者就“如何重新定位中韩关系”“中韩关系中:第三方因素”等议题进行了学术交流研讨。
郝寿义在题为“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的演进与特点”的发言中,从区域均衡发展战略、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三个阶段介绍了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历史演进过程,分析了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基本架构,并指出中国区域发展战略具有演进性、开放性、整体性、可操作性的特点。
李元燮以“韩国区域协同发展战略”为题发言,简要介绍了韩国的地理位置及国土情况。他指出,韩国地处朝鲜半岛,资源有限,面临着如何在较小的国土面积下有效利用资源等问题,韩国人口约5000万,90%人口居住在城市,人口呈现生育低、老龄化高的特点,城市化达到顶点,城市难以再扩大,为此,韩国利用广域和地方自治等来解决不平衡发展的问题,利用制度、法律、财政等方式搭建韩国国土政策基石。
周立群以“雄安新区与京津冀协同发展”为主题进行发言。他谈道,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是中国三个重要的经济战略,其中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推进速度最快,首都北京正在从“聚集资源求增长”向“疏解功能谋发展”转变,北京市常住人口增加人数由2012年的50.7万人下降至2016年的2.4万人,规划建设雄安新区涉及建设绿色智慧新城、打造优美生态环境、发展高端高新产业、提供优质公共服务、构建快捷高效交通网、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扩大全方位对外开放等七个重点任务。
刘刚在题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天津的角色”的发言中谈道,天津市仍然是一个制造型城市,需从制造城市向创新型城市的转型,《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对天津的定位是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天津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可以依靠政策驱动、制造业的高端化、新经济的发展、企业结构的变化、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硬科技、新型研发机构和原创科技。
徐凤晩在题为“韩国首都圈非核心职能疏解经验”中谈道,松岛已经成为韩国城市发展很主要的话题,松岛作为一个国际城市应该考虑各种均衡,包括产业、国际业务、居住等。目前,65家外国企业入驻松岛并进行了投资,解决了6万个就业岗位,但在松岛的开发上,文化和娱乐部分相对欠缺一些,文化、软件建设方面需要逐渐进行改善。
金太焕在“首尔首都区和政策管理”中谈道,首尔是一个世界级大都市,随着人口、产业增长,韩国面临着如何治理好首都圈的问题,纵观总全局,将大量制造业疏解到地方非首都地区,保持首都圈和非首都圈人口总量均衡、减少差距,是当下努力的方向。在首尔地区,也有如北京、上海一样的环保问题,探索智能化,提高生活质量,是应该聚焦和关注的方向。
孟夏在“中韩FTA:中国视角的分析”的发言中介绍了中国FTA的总体进展及战略,分析了中韩自由贸易协定的重要性及影响。她指出,根据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测算,中韩自贸协定将拉动中国实际GDP增长0.34个百分点,拉动韩国实际GDP增长0.97个百分点。中国构建了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了国内经济的转型升级,韩国借助中国市场和资金,推动了多元化发展,提振了国内经济。
据了解,南开大学与韩国东亚基金会于2014年、2015年、2016年连续成功举办三届“中韩智库高层对话”,第四届中韩智库高层对话会由南开大学、韩国东亚基金会、韩国国土研究院主办,南开大学亚洲研究中心承办,会期两天。会议旨在增进中韩两国友谊、加深彼此了解、为两国共同推动东北亚的互利合作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