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洪银:近三年京津冀人才流动约束与对策(上)

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年来,北京市人才虹吸效应没有逆转,溢出效应没有让津冀更多获益。产业定位不科学使津冀人才吸纳陷入误区。限于户籍制度和行政壁垒,京津冀技能人才跨省市流动意愿不足,三地人才合作机制收效甚微。

本报告建议:启动北京部属高校向津冀搬迁工程,建立区域内高校和科研院所产学研直通车;注重岗位与人才融合,采取“团队+项目”方式,以成就事业和特色文化吸纳人才;建立异地人才孵化器,鼓励发展市场化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建设京津冀专家和科技成果数据库,实行人才区域内共享、域外引进和本地培养相结合;设立区域人才工作专门协调机构,统一区域人才评价标准,建立专业化区域人才管理组织和人大联合立法机制,破除人才流动体制机制约束。

一、近三年京津冀人才流动状况与约束

1、北京市集聚大批人才,虹吸效应没有发生逆转。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通过疏解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带动津冀等地区发展,实现京津冀一体化。但北京人口疏解过程中人口得到了遏制但人才虹吸效应没有发生逆转。北京市本科以上人才是天津3倍,河北6.5倍。北京每万名从业人员中,研究生及以上高端人才比例是天津2倍,河北9倍。各类人才向北京集聚的趋势没有改变,河北省青年人才流失严重,天津人才吸纳受限,引智政策重点转向海外人才。

2、北京技术和人才溢出被全国稀释,津冀获益不充分。

技术项目是吸纳技术人才的载体。近三年来北京向津冀输出的技术项目占比较小。2014年,北京流向外省市的技术合同项数达37212项,其中输出到津冀的3475项,仅占技术合同输出量的9.3%。由于产业结构不匹配以及科技成果转化通道不畅,河北省承接的部分技术项目没有落地生根,又二次转移到其他地区。北京技术溢出被全国所稀释,津冀地区还没有充分吸纳北京技术成果转化,技术人才的吸纳能力也不能充分释放。

3、产业定位较多重合,人才落地的载体和预期偏弱。

产业和工作岗位是人才载体,吸纳人才集聚的不单是薪酬待遇,更重要的是岗位预期成就。第一、京津冀三地主导产业存在雷同性,人才需求结构相似性,人才吸纳的竞争性大于互补性。如河北和天津的主导产业在“装备制造、石化、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物流、金融”等领域是重叠的。第二、津冀人才引进效果有待提高,缺乏有吸引力的工作岗位或创新创业载体,难以快速形成研发团队,即使研发配套资金充裕,领军人才也不愿意来或来了留不住。第三、人才引进中看重已有的身份和资历,而对引进后实际发挥的作用和引领效果重视不足。

4、三地户籍福利差别大,技能人才跨省市流动意愿不足。

户籍制度仍是京津冀人才流动的最大羁绊。三地附着在户籍制度上的利益存在断崖式差别。北京人才不愿意放弃京籍身份和高收入,北京户籍和高房价将津冀人才挡在门外,尤其技能型人才。笔者对天津滨海新区百家重点企业的问卷调查显示,76.25%的离职技能人才期望在天津市再就业,而不愿意向京冀流动。城市公共服务福利的差别是阻碍人才流动的主要原因。

5、行政壁垒没有破除,京津冀人才合作机制难以奏效。

京津冀仍没有建立起一体化人才协调机制体制。早在2011年三地组织部门签署了人才合作框架协议,建立了人才合作联席会议制度,发布了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宣言,但收效不明显。主要源于各自立足自身利益,没有通过深层次改革实现公共利益。如人才评价标准不统一,没有建立起互认互准的区域人才评价机制。企业评价标准不统一,没有建立起互联互通和资格互认的区域企业信用体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