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静:非首都功能疏解特点与天津有效对接策略(下)

3、以园区共建为主线。与承接产业通过“园对园”方式进行精准对接,拓展天津产业对接空间。发挥产业和企业聚集的外部经济性和产业集群的规模经济效应,鼓励基层政府、高校、企业之间通过各种渠道、采取各种方式与京冀合作共建园区,促进园区跨区域合作,带动区域间人才、资产、技术流动的共赢模式。积极鼓励优势企业向园区集中,推动经济园区化、园区产业化、产业聚集化,提高企业之间专业化协作程度,实现企业规模迅速膨胀,使园区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基地。如,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结合新区产业发展现状,可以采用和跟进中关村政策、标准和机制,进行特色产业发展。类似的,可以武清京津产业新城、未来科技城京津合作示范区、宝坻京津中关村科技城、京津州河科技产业园、团泊健康产业园,天铁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津冀芦台协同发展示范区、京东休闲旅游示范区等园区为试点,利用现代管理经营模式,优化产业上下游、政企银研等要素组合,提高产业技术含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打造特色产业、专业人才、资本资产多重聚集,具有极强的集聚功能、孵化功能和辐射功能的专业化园区。

4、以政府协作为平台。产业对接平台要以强势政府和有效政府为基础,天津承接京冀产业,政府的主导作用不可缺。具体而言,政府要本着“注重实效、追求效率、常抓不懈、注重交流”原则,以本市产业政策、市区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布局为指导,多层次地开展产业对接项目推介活动,提前拓展优化产业发展空间,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另外,要注重发挥政、银、企多方积极性,搭建多种形式的对接平台,优化产业承接环境,抓好重点项目、优秀企业、专业化园区等建设工作,为外来企业包装好项目、配套好政策、营造好环境, 完善鼓励和推进项目对接、落地政策措施,加强对延伸产业链、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对区域经济实力有较好推动作用的园区建设,为推进我市产业体系建设、城市发展战略和建设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提供有力支撑。

5、以协作分工为原则。滨海新区、中心城区与远郊区分工合作、共同发力。积极主动寻求突破点,融入京津冀区域空间格局。要注重引导中心城区、区域性中心城市和节点性城市的差异化定位、特色化发展,有针对性地承接首都优质资源和非首都功能,加强功能分工和配套协作,推动区域均衡、协调发展。滨海新区围绕区域功能定位,充分发挥自贸区的体制优势、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政策优势、海空两港的区位交通优势、先进制造研发转化基地的产业优势和高端商务设施齐全的配套优势,推动航空航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聚集,积极探索自贸区金融创新试验,主动承接北京金融中心的辐射,积极吸引外资、外地各类金融机构入驻。环城四区是京津城市功能拓展区,要优化发展,是生态宜居和高端产业聚集区。远郊区,要沿着铁路、公路干线,选择基础较好的若干城镇,作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特色“微中心”和集中承接地,通过产城融合,把武清、宝坻、静海、宁河、蓟县,打造成京津冀城镇体系的重要节点,建成一批定位明确、特色鲜明、功能集中、规模适度、专业化发展、层级合理的中小城市群,提高承接地对各类非首都功能转移的吸引力,使郊区在这轮功能疏解中成为承接功能转移的战略腹地。

6、以新功能引入为契机。以北京新功能引入为契机加快天津引智、升级建设。中共北京市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明确提出,北京要加快科技创新建设,争取更多的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重大科技专项在京落户;加快推进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技城三大科技城建设,强化推进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另外还提及到扩大服务业开放综合试点。天津要以此为契机,借势发展。要积极创造软硬条件,加快提高轨道交通便利化水平,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增强城市公共服务能力。在引智方面,制定、完善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人才引进开发体系,构筑人才政策的比较优势,采取智力引进、业余兼职、人才创业、人才派遣等柔性方式,多渠道、多形式吸纳各类科技创新人才。同时,重点聚焦几个科技创新园区和基地,吸引国内外科技创新资源,进行重点培育和发展,形成规模化高水平的自主创新基地,为自主创新、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等提供持久支撑。在发展现代服务业方面,要聚焦重点领域,强化顶层设计,通过制度创新和营造良好环境,推动天津服务业现代化。

7、以理念创新为催化剂。用新的理念和思维方式经营管理城市。要以非首都功能转移为契机,用新的理念和思维方式规划城市发展。首先,为避免未来大城市病的发生,天津需要完善提升港口、机场、铁路枢纽总体规划,考虑形成放射状的交通网络,多节点打造微中心等中小城市,并与中心城区形成紧密、便捷的联系。其次,城市发展要预留出绿地空间,严格划定和执行好生态红线,在城市周边建设绿色生态空间作为隔离带,控制城区无限蔓延,也为城市建设留下足够的生态空间。再者,以“互联网+”助推城市经营管理方式创新,破除制约互联网新技术、新产品、新商业模式发展的行业准入障碍,利用互联网加速重构生产力布局,加快建设互联网基础设施以及适应互联网融合创新发展的政策环境、制度环境、法律环境和信用环境,推动商业模式、城市管理、公共服务等全面实现网络化,形成人人都是城市的管理者和建设者的浓厚氛围,群策群力共谋城市发展。


( 秦静: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 博士后、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