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研究员刘洪银教授的新著《稳步城镇化与新生代农民就业转型协同机制研究》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天津农学院与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合作研究的成果。作者以进城打工的新生代农民为研究对象,从产城融合视角研究城镇化质量和农民就业质量问题。周立群教授为本书作序。
研究团队于2014年1-4月和2015年6-7月分两个阶段进行了社会调查。第一、2014年1-4月进行了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质量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进入城镇打工仍为农业户籍的新生代农民工。调查地区以东部地区为主,涉及环渤海地区(北京、天津、山东等)、长三角地区(江苏、浙江和上海)和珠三角地区(广东、福建)及部分东北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回收有效问卷3402份。第二、2015年6月进行了产城融合发展中进城农民就业实现状况实地访谈。访谈对象为城镇政府部门、企业经营者和农民工。调查地区为长三角和珠三角的7个新型城镇,包括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深圳市光明新区、上海市松江区方松街办、上海青浦区徐泾镇、杭州市余杭区塘栖镇、绍兴市钱清镇和江阴市华西新市村。第三、2015年7月进行了天津市城镇化中农民转移就业和收入状况调查。调查对象为区县农委部门、(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调查地区包括天津环城四区(东丽区、北辰区、西青区和津南区)、远郊区县(武清区、宝坻区、宁河区、蓟县和静海县)和滨海新区。
在社会调查基础上,著作对以下问题进行了探索并提出了一些思想观点。
第一、构建人力资本动能和势能理论体系。人力资本既具有势能也具有动能,动能和势能是人力资本的两种状态。进入市场前,人力资本处于势能状态,进入市场后,人力资本势能转化为动能。人力资本动能是人力资本使用过程中所形成的劳动生产力,人力资本势能是人力资本预期能够创造的社会价值。人口城镇化和就业转型都是进城农民人力资本势能和动能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人力资本势能特征,研究提出了禀赋性激励理论,即用人单位根据农民工人力资本禀赋性价值给予经济补偿和组织声誉。根据人力资本动能特征,研究构建了人力资本投资动能和使用动能的生成和释放机制。
第二、构建了DLM协同机制。协同机制是通过政策安排实现新生代农民人力资本动能生成和释放,以此协同推进稳步城镇化与就业转型。研究从决策机制、学习机制、动力机制三个方面剖析稳步城镇化与新生代农民就业转型协同机制。 稳步城镇化与就业转型的基础是产城融合,核心是人力资本动能的生成和释放。三个机制相互作用相互关联。学习机制是决策机制信息获取,实现科学决策的手段;决策机制通过信息搜集、信息比较和选择确定目标任务;动力机制为任务实施和目标达成提供驱动力。
第三、提出“现代农业进城”和农民二重分化理论。现代农业进城将农业纳入城镇产业体系,成为与城镇非农产业共生共存的新兴产业。进城打工的农民既可以从事非农产业,也可以从事现代农业。城镇农民层级流动过程中,农民职业和身份实现从二次分流向二次分化转变,成为现代产业工人和城镇居民,城镇化从不稳定状态向稳定状态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