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立群:对标、支撑与互补——滨海新区与雄安新区、通州副中心协同发展建议

一、天津发展要与雄安新区“对标”,提升自身的发展水平

雄安新区建设不仅是京冀协同发展和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重大举措,而且是新发展理念和发展路径的“风向标”和标杆。近一周我先后接待和受访了浦东新区、深圳特区、西咸新区有关机构,它们在谋划新发展战略时均在与雄安新区“对标”。

天津发展首先应与雄安新区的建设“对标”。一方面,要紧密关注和追踪雄安新区的全新发展理念和高水准建设规划,以此为标杆谋划天津发展新思路、新举措,提升自身的发展水平。另一方面,要以雄安新区的建设为历史契机,拓展思路,探索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路径,将“一基础三区”建设与雄安“集中承载地”和城市副中心建设相衔接,作足有效对接和深度融入的文章。

二、天津应成为雄安新区及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重要支撑

雄安新区是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集中承载地”,是京津冀协同的重要支点。多支点支撑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格局正在形成,与通州、雄安比翼,滨海新区构成由西向东相互支撑的另一个重要承载地和支点。在这一新格局中,天津滨海新区不仅要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支点,而且要成为雄安建设发展的支撑。围绕首都形成一个“通州—雄安—滨海”相互支撑的“三角架构”。

天津的务实支撑应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雄安新区立意深远、定位高新,但处于规划初建阶段,其建设主体不仅会有北京各大总部和研发机构,而且会有国内外的重要投资机构和市场主体参与。天津不应失此先机,发挥滨海新区在区域内的优势,超前谋划支撑雄安新区建设和支持河北发展的思路,在近期主动理出一些靠什么支撑、以什么途径支撑的务实举措,并抢先出手。二是以“通武廊协议”为基础,作实并放大与通州的协同和衔接,以支撑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设,将“通州—雄安—滨海”三角架构作实。

三、构建“通州—雄安—滨海”互补、融合发展大格局

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是同质化、雷同化,而是优势互补。天津及滨海新区需要探索与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的规划建设的互补式发展和融合发展的新路径。围绕着协同发展,一要根据三地功能定位与京冀错位发展,与雄安新区和通州副中心错位发展。二要围绕非首都功能疏解与北京新两翼探索互补式发展中如何发挥自己的制造研发优势和航运优势,以自身之优去补对方不足,以对方之优补我方不足,形成错位和优势互补。三要突破本地发展局限,延伸产业链条,放大服务功能,跨出天津空间与雄安新区高端高新产业对接,构建“通州—雄安—滨海”互补发展、融合发展大格局。

周立群: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 教授
天津市智库联盟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