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刚:建构创新生态系统

从制造城市向创新型城市发展的关键是构建包括政府、大学、科研院所、企业和中介组织在内的多元创新主体相互联系和互动的创新生态系统。

天津经济进入转型的攻关期,如何通过从制造城市向创新城市转型过程中培育新动能,实现经济更高质量发展,是现阶段天津经济能否打赢转型攻关战的关键。

实现经济更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彻底改变天津经济增长方式,由制造城市转型升级为依靠知识和技术驱动的创新型城市。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深度调整。

第一,实现更高质量增长的关键是落实中央对天津城市发展的功能定位中的“一基地三区”建设。尤其是加快建设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建设,本身就是国家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内容。

第二,从制造城市向创新型城市的转型。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建设依靠的科技创新,科技创新不仅是指新兴技术的产业化,而且指整个城市创新生态系统的培育和发展。

第三,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和“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前沿城市。从2012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看,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共生共融是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基本特征。其中加快实施包括“中国制造2025”和“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在内的国家战略,成为天津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动能,是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

无论从发达国家还是国内先进城市发展的经验看,实现从制造城市向创新型城市发展的关键是构建包括政府、大学、科研院所、企业和中介组织在内的多元创新主体相互联系和互动的创新生态系统。

在创新生态系统中,栖息着三大群落:基础研究、产品开发和技术应用。其中,依托长远战略眼光,基础研究群落负责创造新知识和提出新概念,开发群落则着重于推动产品和服务的开发,应用群落则把验证的技术和产品扩散到相关产业和散布到全世界。创新生态系统概念的提出认识到技术创新是一个非线性的过程,是多元创新主体相互联系和作用、共生共荣的结果。多元创新主体围绕技术集成、产品研发和产业链形成多种多样的合作,任何局部链条和环节都关系着整个系统的运行和绩效。

与创新体系概念不同,创新生态系统的建设是以市场为导向的,更加强调利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推动包括政府在内的多元创新主体之间的互动,实现基础研究到产品研发再到规模生产的自我组织以实现报酬递增。政府的作用不仅表现为增进和弥补市场,而且表现为能够集政治家和战略科学家的智慧提高科技治理体系的顶层设计能力。

在新的发展阶段,天津市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的逻辑主线是抓住第四次工业革命与城市转型升级融合发展的历史机遇,以加快建设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为抓手,通过制定和实施创新型城市发展战略,推动实现经济结构的深度调整和增长动能的转换,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天津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

(作者为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院长刘刚)

(来源:2018年10月24日 天津日报 第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