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静等:以产业振兴为重点推进全市乡村振兴(上)

摘要:在乡村振兴总目标中,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突破口和重要基石。党的十八大以来,天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工作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农业农村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为实施乡村振兴打下了牢固基础,但总体看,还存在乡村产业发展活力不足、资源环境约束趋紧、乡村产业发展受制于土地政策限制等问题。为加快我市乡村产业振兴步伐,应坚持绿色发展,推动产业生态化与生态产业化相辅相成;立足田园综合体,带动农民从三产融合与三生统筹中受益;注重科技发力,推进“互联网+”助力产业振兴;以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为契机,深度拓展我市乡村产业外向发展空间;加大考评力度,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坚定文化铸魂,激活乡村产业振兴的隐形翅膀与软实力。总之,乡村产业兴旺对于实现我市乡村振兴总目标、深度调整与再平衡全市经济快速良性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我市乡村产业振兴的现实条件

1.农业供给质量不断提高

将结构调整与深化改革有机结合,生产体系上,划定了粮食生产功能区和蔬菜生产功能区,实施“一减三增”农业结构优化以来,土地产出率每亩增加收入1500-2000元,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成效显著。经营体系上,形成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为骨干,其他组织形式为补充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组织化、社会化发展成效显著。截至2017年底,全市共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13家,其中国家级16家,土地股份合作社86家,示范性家庭农场111家;建成146个高标准农产品生产基地、355个高标准设施农业示范区、40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2.产业交叉融合成为乡村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政策助力和技术创新下,打造了一批富有生态文旅价值的精品线路、美丽乡村与休闲农业示范点。全市创建了20个精品示范园区、230个市级休闲农业示范村(点),市级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村79个,其中,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35个,休闲农业收入连续七年年均增长20%以上。科技强力注入乡村产业,2017年全市实现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5%以上,持续走在全国前列,建成了全国领先的省级农业物联网应用平台1000家农产品生产企业、2000多种农产品实现网上营销;建立完善水产、蔬菜、生猪、奶牛、水稻、林果六个产业技术体系,解决了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重大技术难题。

3.农民收入水平稳中有升

在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全市经济发展艰难的大环境下,2017年年末我市农民收入达21754元,比上年增长8.4%,从绝对数上位居全国第四(位于上海、浙江、北京之后)。工资性收入占比持续提升到60.4%,非农产业收入已经占到农民收入的绝大部分。促进农民长效增收的机制更加完善,通过建档立卡对10余万低收入困难群体提供一对一全程帮扶服务;困难村帮扶工作成效显著,2017年困难村转移就业农民总数达17.9万人,困难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993元,同比增长15.3%,超过全市平均水平。

4.乡村产业发展的基底不断转好

农业绿色发展理念逐步落地,财政资金向资源保护、环境治理及生态修复倾斜,农业生态环境逐步改善。据农业部门统计,2017年全市化肥使用量约为20.6万吨,比2012年下降3.9万吨,下降18.9%。5年来单位面积化肥使用量减少84.1千克/公顷,平均每年化肥使用量减少16.8千克/公顷;全市农药使用量2354吨,比2012年下降1454吨,年均下降9.2%。农业废弃物回收利用率不断提高,实施农田残膜回收31万亩,年回收处理废旧地膜39万公斤。2017年完成1615家畜禽规模场粪污治理,粪污减量化、资源化利用水平提升。

二、我市乡村产业振兴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新产业新业态新动能开发不足

乡村三产融合尚未达到依靠乡村自身或市场自发等持续地嵌入到以城市为中心的循环发展中。尤其是远郊农业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力不完善成为限制三产深度融合为集聚效应的高门槛。乡村产业链条普遍较短,有的有品种无品牌,有的有品牌无规模,有的有产品无产业,依托骨干项目带动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特色产业集约集群发展、“串贝成珠”乡村旅游线路等档次还不够高,远郊区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电子商务等发展还不充分。

2.乡村产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约束日益趋紧

首先,土地产出率相对较低。据2017年统计数据,我市耕地(655.2万亩)比北京耕地(320.6万亩)多335亩,比上海耕地(287万亩)多368亩,但种植业土地产出率比京沪分别低609元、1356元。土地流转率(45%)也低于京沪(70%、80%)。随着人口增加与耕地递减的逆向发展,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的压力加大。其次,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2017年我市水资源总量为13亿立方米,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倒数第二(仅次于宁夏),人均水资源为83.2立方米,全国倒数第一,仅为全国人均水资源的1/25。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696)与京沪(0.732、0.735)相比也有一定差距。近10年来,我市Ⅴ类水质的河段逐年增加至70%以上,水质污染也造成水资源短缺,同时,工业、生活、生态用水会不断挤占农业用水空间,使其面临缺水困境。第三,林木资源匮乏。与京沪相比,我市森林覆盖率、林木绿化率、林业用地面积占比相对较低。据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京沪森林覆盖率分别达到43%、16.2%,我市森林覆盖率为12.1%;2017年京沪林木绿化率分别为60%、36%,我市林木绿化率26.4%。我市林业用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与上海相当(13%),落后于北京(63.3%)50个百分点,迫切需要进一步增加林地面积,深入拓展造林空间,为改善产业发展基底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

3.乡村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生态保护压力较大

首先,产业结构调整与生态保护的矛盾愈加突出。果菜类蔬菜等设施农业经济效益好,但其本身施用化肥量比大田作物大,加上设施农业水平和技术跟不上,投入品不可避免地会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农业面源污带来潜在威胁。其次,畜禽规模养殖场快速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我市规模化、集约化养殖使得畜禽养殖废弃物年排放量急剧增加,但因自身工艺没保障、政策调控、资金缺乏和监督管理落后等,养殖废弃物未得到妥善处理制约着畜牧业发展。第三,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得不到有效处理。全市纯农村地区农村常住人口约266万,约年产废弃物粪尿218万吨、生活污水5852万吨、生活垃圾68万吨,农村污染防治投资远低于城市,尤其部分远郊农村地区地下管网建设、垃圾处理设施等很不完善致使垃圾、生活污水得不到有效处理,成为制约乡村产业发展的突出因素。

4.乡村产业发展受制于土地政策限制

新时期的乡村产业结构调整迫切需要土地功能的复合利用以及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的混合利用,但当前,乡村产业用地方面,现行单一产业设置的土地用途管制与乡村产业新业态发展需要的互联网配送、物联网管理、休闲观光等相关农业设施用地有较大冲突,如农业种植的农业设施用地、养殖的圈舍等,存在着乡镇土地建设规划没有、按程序办理手续复杂等问题。在土地集约利用方面,乡村建设用地管理上分为公益性建设用地、经营性建设用地和农村宅基地三类, 但现行的土地利用规划中却没有对应的用途管制划分,造成目前农地细碎化、乡村建设用地大量闲置或低效利用,影响了乡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产业发展。

5.乡村集体经济资产发展不够均衡

2016年12月31日对全市集体经济组织资产家底调查表明,乡村集体经济资产存在较大差异。全市村集体经济组织净资产存量中,共有324个村是零资产,233个村是负债村,3161个村净资产存量大于0。全市农村集体资产总额1186.28亿元,人均集体资产总额2.93万元,其中,西青区集体资产总额与人均总额均最大,分别达671.98亿元、25.09万元;宝坻区集体资产总额与人均总额均最小,仅为14.11亿元、0.24万元。全市村集体净资产总额394.07亿元,西青区集体净资产总额最大,达248.26亿元,占63%以上,人均集体净资产最高,达9.27万元/人;津南区集体净资产总额最小,仅为3.27亿元,人均集体经济资产总额最低,仅为0.11万元/人;远郊五区集体净资产总额加起来才仅有65.66亿元,仅占16.7%。

6.项目实施尚缺乏事前评估及事后跟踪考核

有些乡村产业发展项目缺乏可持续性,缺乏事前科学评估、事中跟踪监管、事后考核总结等,比如部分设施农业项目最后空置、撂荒,造成人员、资金投入浪费。当前在田园综合体、国家产业园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美丽乡村、产业特色镇等涉农产业项目的实施上亟待建立完善的激励考评机制,加强事先、事中、事后的科学论证和跟踪评估。